一、报告时间
2024年11月26日上午10:00
二、报告地点
化学新楼二楼会议室
三、报告主题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分子机制
四、主讲人介绍
杨亮,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副系主任、教授,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研究员,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长聘副教授、新加坡环境生物工程中心(SCELSE)公共卫生中心实验室执行主任。是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深圳市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入选者(2020-2022),2019、2020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连续入选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组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学学会结核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才项目、腾讯探索奖、香港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Fund(HMRF)基金、以色列国家科技部Israeli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基金、“人类前沿科学计划”(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 HFSP)基金、法国French National Research Agency (ANR) 基金、英国皇家科学院和 Wellcome Trust基金等国内外科研/人才项目的评审专家,现为美国微生物学会的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杂志编委和爱思唯尔集团的Biofilm杂志、中科院mLife杂志编委,Springer Nature集团npj Biofilm and Microbiome杂志副主编。
五、报告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引起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大量的临床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并且具有非常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在医院引发急性感染(比如肺炎、败血症)和慢性感染(植入假体感染、插管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患者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ESCAPE六大致病菌之一。本课题组近10年来专注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中的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阐述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同住院内感染(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感染)中的适应性进化方式和致病机理,进一步完善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的功能,为临床诊断和病人用药提供理论依据。课题组通过不同的体内感染模型(如小鼠肺部、皮肤及类器官等)来实时定量研究宿主体内的环境是如何激活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被膜形成通路(例如c-di-GMP调控)的,并结合化学生物学方法开发一系列能够特异性标记生物被膜(比如细胞外基质中的某些成分)并反转生物被膜细菌生理到浮游细菌状态的化合物。对抑制效果好的小分子进行了毒理测定、细菌生物被膜抑制测定和小鼠生物被膜感染模型抑菌测试以及药代药动学分析。所开发的新型抑制细菌毒性因子释放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化合物,将为作为研究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毒性和耐药机理的化学生物学工具和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基础。